隱世的大眾修心場

Submitted by editor on 三, 08/24/2022 - 13:27
作者
慧修禪中心設計師 Dan
日期

「慧修院隱藏於綠蔭之中,進入時要經過山門,然後走好一段路才到達,就像走過一段 transitional space(過渡空間),由煩囂轉到淨土,感覺像一個靜心過程。」負責慧修禪中心室內設計的 Dan Lee 表示。

Dan 是 OVO Group 創辦人之一,他由接觸以至負責整個慧修禪中心的設計,也是奇妙因緣的牽引。「去年有位朋友在我們店裏買了一對小佛像給覺修寺,我和拍檔 Thomas 親自送貨,第一次與大觀禪師見面,大家已經很投緣。」傾談之下,才發覺原來大觀禪師經常到訪 OVO,很喜歡這裏的家品擺設。隔了不久,禪師跟我們說她一個大願,就是將慧修院重建為可以容納一百人以上的禪修中心。禪師問我們可否幫忙,我們當然非常樂意。」對於禪師的大願,Dan 深深敬重。「其實第一次進來慧修院已經感受到很 peaceful(平靜),雖然建築已有近百年歷史,但沒半點殘舊,保存得很好。覺修寺給我的感覺是寬廣的,慧修院感覺卻是大自然環抱着你,結聚了天地的力量,禪修者很易安住身心。」

本身是佛教徒的 Dan,大約十年前依止覺光長老,曾經幫忙設計志蓮淨苑的僧舍、法雨精舍以及鹿湖的毘尼淨院。對於慧修院這個項目,Dan 很慶幸成為其中一份子。因為秀峰禪院和覺修寺的布置偏向簡約,用色大多是灰、白、啡。慧修禪修中心也會沿用這些風格,設計以簡單為主,走 Contemporary Nature(當代自然)的路線。」慧修院原本有觀音殿、三寶佛殿及三間靜室,主殿會改建為禪修中心,其餘三間靜室會改為多功能活動室,可以做活動,亦可做寮房,讓禪眾留宿。

呼應大自然說法

整個禪修中心最聚焦的,當然是禪堂。Dan 解說:「整個禪堂會以不同木材鋪陳出大自然的感覺,大多採用自然物料,例如木材、植物或者有水紋的裝置,與大自然融為一體。牆身是淺色的木紋,帶出溫度和生命力。天花的橫樑會用鋼架支撐,但以木材質包裹,營造古樸感覺。而慧修院舊有大殿的木樑,會拿來作牆身裝飾,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其 sense of place(地方感),我們會保留以示尊重。」

此外,禪堂的四面都裝上玻璃窗,將大自然的風光引入禪堂,樹林環抱,禪修時就像置身森林一樣,與天地萬物同呼同吸。視覺盡頭是慧修院原本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,讓菩薩的慈悲能量,散發到空間每一角落。燈光亦是一種接引,Dan 說,除了照着佛像的spotlight(聚光燈),其他空間也會採用 indirect lighting(間接照明),燈光經過天花再折射地面,令光線變得柔和,不會干擾禪眾眼睛。「我知道禪師希望接引更多年輕人學禪,接觸佛教。所以我希望這個地方能夠讓大家感到很舒服,甚或變成打卡點,令人再想回來,就像返屋企一樣,好好為自己加油。」

對一事一物的尊重

工程於去年開展,最令 Dan 感動的是法師對慧修院的尊重。「我覺得寺院莊嚴與否,不在佛像的大小,而是那裏的氣場。第一次進來,我就感受到這裏有很好的 energy(能量),而這些能量,除了是佛菩薩的加持,重要的是感恩守護寺院的法師。大觀禪師很尊重這個地方,工程開展前,法師們會 chanting(念誦),移動所有東西前也會誦經。禪師亦不會胡亂丟掉任何東西,若果物件太破舊,會將它們好好埋藏。祖先堂搬到另一個地方時,法師同樣會誦經以示尊重,所以這個地方的氣場會越來越好。」

慧修禪中心明年年中竣工,期望這個宛如隱世淨土的禪修中心,能夠成為大眾的練習場,修習禪師教導的「ABCDE」轉化內心,尋回真正的開心。Dan 表示,慧修院拆卸的屋頂瓦筒,會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給大眾恭請,寫下祝願,作為籌款重建之用。「對香港宗教界來說,慧修禪中心置身遠離塵囂的鹿湖,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希望大家都來保育支持。」

Dan 很感恩能夠參與這個計劃,期望盡力將禪師的教法發揚光大。「我好高興認識了很多有心人,在這個項目上,大家都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,例如結構工程師、測量師,以及負責音響、燈光、保安等各人,這都是禪師的能量,凝聚了大家的發心,祈願善念相續,善種子不斷散播出去。」

 

  • 轉載自《溫暖人間雙週刊》,特此鳴謝。
  • 《溫暖人間雙週刊》版權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