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

隱世的大眾修心場

Submitted by editor on 三, 08/24/2022 - 13:27
慧修禪中心設計師 Dan

「慧修院隱藏於綠蔭之中,進入時要經過山門,然後走好一段路才到達,就像走過一段 transitional space(過渡空間),由煩囂轉到淨土,感覺像一個靜心過程。」負責慧修禪中心室內設計的 Dan Lee 表示。

自然說法

Submitted by editor on 週五, 07/08/2022 - 18:08
初醒

數年前某天,師父(大觀禪師)拿著手機,刷著屏幕似在尋找些甚麼,不久遞來一張照片給我看。後學第一個反應是「嘩!」,隨即衝口而出:「師父,請您繼續拍吧!希望將來有機會替您出一本攝影集。」

後來收到編輯組送來的校訂文本,開版前推敲琢磨了很久:若把它當作一本分類整齊的圖文集去裝幀設計,似乎有點局限。禪師每一幀作品都很跳脫,不拘一格,更配上當時當刻的禪詩法句,真的要花點心思……商討過後,各位編輯菩薩也接納建議,把所有章節順序鋪排,而不刻意把題材分類,希望讓讀者能夠跟隨禪師的生活時間軸,同步窺探她對大自然的洞見。無論對於禪者還是普羅大眾,這個切入點都可輕易掌握──無他,因為這是一件活的法器!

整個設計過程歷時半年有多,當中有無數次的感動與得著,有點像是欣賞一場又一場精彩的 live jazz music──隨機、活潑、跳脫而充滿睿智!也許這就是禪者的生命力,哪怕只是用最簡單的工具,也能傳神地捕捉大自然的法語。付印前,我問師父:為甚麼大自然這麼重要?她說:「因為大自然「無我」,能夠幫助我們明心見性!」這就是《自然說法》面世的因緣!

 

分隔著,連繫卻常在

Submitted by webmaster on 三, 03/02/2022 - 09:59
慧日

 

肉眼看不見的2019新冠病毒,令世界停擺了。

前年8月,香港僧團驚悉我們敬愛的第二位指導法師明海師在立陶宛遽逝,疫情卻令我們無法見面互相支持。精明的師父馬上叫我們安排透過 Zoom,連續四十九天每晚 6 時半至 9 時,一同念誦地藏菩薩名號。全球各地的僧團亦踴躍參與,尤其是立陶宛的師兄師姐們。

每晚,無論是下班回家途中、吃晚飯還是跑步,我都聽著念誦,而最後的分享環節尤其寶貴。師父會點名叫螢幕上的同修說些分享;每晚離線之前,師父又提醒我們保持微笑,向身處立陶宛的明海師母親揮手說再見。

念誦期間,我們遵照漢傳佛教的傳統,每週六特意舉行「頭七」法會,前後一共七遍──同樣以Zoom進行。每個星期六早上,我都懷著愉快的心情去買鮮花,準備在網上追思會供養明海師。明海師生前無論到哪裡總愛打理花園──我們倆都喜愛花;所以能夠以供花這個方式紀念她,我感到很開心。

當有人肚餓時, 給他們食物

Submitted by editor on 三, 02/23/2022 - 00:00
初心元師兄

這兩年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巨變, 經濟低迷下,很多人失去了生計,貧窮線直線下降。 在 2021 年, 我們的師父 (大觀禪師) 、眾法師及義工們一共超過 11 次,送贈了共8500 個素食飯盒,以表達對長者們、低收入家庭和露宿者們的一點支持。

過去通常送贈飯盒的對象都是長者,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年輕的家庭,因父母同時失去了工作,無奈地加入領取飯盒的行列。 感恩有不同機構,盡心盡力的令到疫情期間,派贈飯盒活動仍可繼續進行。 其中一個慈善機構 – 惜食堂 Food Angel 更是貼心,創意地引入飯盒自助機,令這些家庭可以直接透過他們手機內的二維碼便取到飯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