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禪宗的傳法,有兩種方式:密傳和顯傳。六祖當時受的法是就密傳,因為當時五祖座下有七百名出家眾,其中的首座和尚已跟隨他學法修行多年, 眾人都認定他會繼承五祖的衣砵。由於六祖其時尚未出家,還是在家居士,如果他繼承了五祖的衣砵,其他出家人可能會加害於他。 因此,五祖便於一個晚上秘密地把法及衣砵傳給他,並着他逃難離開。六祖躲藏了十八年後才剃度出家。這就是密傳。
百丈禪師在一次盛大公開的儀式上獲得了馬祖禪師的傳法, 那是眾所周知的事。在獲得傳法前,有所謂「印可」,意思是對個人修行的認同,認可他有能力教導別人。印可是可以傳給多位導師,但傳法卻只傳一位。
印可和傳法不同。 我們稱為「 指導菩薩」的名銜,就像日文稱為“ sensei”(老師)。 在韓國,我們則稱之為“Chong Yong Sun” - 意思是你的修行得到認可,能夠教導他人。雖然在中國仍有這個名銜出現,但在韓國卻近乎失傳。 現今在韓國,已採用"Ip Sung Sunim”(立繩法師)即「首座和尚」 代之。我們現在舉行的指導菩薩印可儀式是非常重要的。 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共聚在這裡表達出對他或她的信任。 他或她的中心有多堅實? 如果禪師僅向此人私下傳授印可或傳法,其他學生將無法見證。 因此,我們的指導菩薩印可儀式容許大家來到Providence Zen Center提出任何問題,而就任的指導菩薩必須回答。 好的答案,差的答案都不重要, 最重要的一點是就任者有沒有百分百的相信自己。
就算我的老師古峰禪師也曾受過一位年輕禪師來向他挑戰。那位年輕禪師問他一個有名的公案:巖頭和尚在德山禪師的耳邊悄悄的說了些甚麼? 這問題是從德山托砵這著名的公案而來。德山禪師還沒有聽到鼓聲(宣布用膳時間到了),就托砵到禪堂,那是一個大錯誤。這是一個關於錯誤的公案。 到底巖頭和尚對他說了些什麼?
我的老師當時愣了愣。他思索了一會,如常人一樣(即使是禪師),也有愣住了的時候。 這位年輕的禪師想成為優秀的禪師,所以他想來挑戰我的老師。 當時我的老師無法回應,這位年輕的禪師便說:「Aigo!Aigo!」,意思是「你完蛋了!」 然後就走了。
一周過後,這位年輕的禪師明白了, 所以他回來向我老師說:「多謝你的教導。 」類似的事常有發生,因此,答案是好是差並不重要。指導菩薩的測試,意義在於他或她相信自己的程度有多少,有沒有百分百? 這是非常重要。禪的意思就是百分百相信你的自性。
當被問及「什麼是佛?」時,馬祖禪師會說:「即心是佛」。 那並不正確,說得不好。 然後他又說:「非心非佛」。 這也說得不好。 如果今日有人這樣回答,他們將會挨一頓打! 但這也沒有問題。
因此,在這儀式上,我們要看兩點:中心和智慧。 看中心就是答案是否迅速地出現? 如沒有猶豫,那就意味著一個堅實的中心。 如果答案有時來得有點慢,那則表示中心不夠清明。之後,我們便看答案是否正確, 正確答案代表著智慧。
在將來,其他人也可能成為指導菩薩。智慧和堅實的中心是不可或缺的,堅實的中心是指你的心不動,如虛空一般清明,返照而為。無論你的答案是否正確,你都能返照而為,這就是中心。
大家必須努力修行,將來便會有許多指導菩薩出現,支持我們的禪院,普渡眾生。謝謝!